首頁>新聞 > 評論 > 正文

電動車頻發起火事件 動力電池該如何“加固”

來源:汽車信息網 | 2019-05-13 08:07:33
近日來特斯拉、蔚來、榮威和比亞迪等接二連三的起火事件,正在震動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這場引發用戶對新能源汽車信任危機的事故背后,不僅僅是表面起火那么簡單,更關鍵的“導火索”是車企對動力電池技術的策略選擇。

中國汽車新聞網訊 “電車之‘火’已有燎原之勢,該如何從根本解決?”

最近一段時間,關于“特斯拉電動汽車為什么會著火?電動汽車究竟安不安全?”的話題在媒體間持續發酵,近日來特斯拉、蔚來、榮威和比亞迪等接二連三的起火事件,正在震動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

這場引發用戶對新能源汽車信任危機的事故背后,不僅僅是表面起火那么簡單,更關鍵的“導火索”是車企對動力電池技術的策略選擇。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中國新能源車自燃事故共有40余起,原因可歸結為行駛、碰撞和充電導致的燃燒,自燃及爆炸事故。

現在電動車電池主流方案分為兩大陣營,區分在于電池正極材料:一種是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有限、重量相對較高,但是具備價格更低、循環使用壽命更長以及耐高溫更安全等特質;另外一種是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高且技術先進,但是安全性方面不如磷酸鐵鋰穩定。

近日,中國科學研究院宣布,由該院牽頭承擔的納米先導專項“全固態電池”課題已經通過驗收,這一技術進步將進一步推動國內全固態鋰電池的規模化使用。此消息一出,再一次將固態電池的關注熱度推上“高潮”。

固態電池是一種使用固體電極和固體電解質的電池。其固態電解質不可燃、無腐蝕、不揮發、不漏液,高溫下表現良好,安全性更高,固態電池會大大降低電動車自燃的概率。

在當前三元鋰電池體系下,依靠高鎳三元正極、硅碳負極和電解液的組合將在3-5年內達到性能極限(能量密度上限350Wh/kg),仍無法徹底滿足動力電池對安全性、能量密度與成本的要求。

而固態電池除了在能量密度上具備優勢(有望達500Wh/kg)之外,還更安全。全固態鋰電池基于固態材料不可燃、無腐蝕、不揮發、不存在漏液問題,所以在避免熱失控方面更有優勢。

如今,固態電池技術正在成為世界范圍內的競爭熱點。越來越多的國內外企業和研究機構將重心集中到了全固態鋰電池上,其中,包括豐田、寶馬、奔馳、大眾等企業。大眾曾宣布計劃研發續航1000km固態電池。

豐田在電池技術上算是經驗最為豐富的車企。從普銳斯鎳氫電池到Mirai燃料電池,豐田都是業界最早將新能源技術應用于整車層面的車企。

在固態電池領域,據相關消息,豐田在2030年之前,投入到相關電池研發上的資金可能會超過130億美元,預計2022年完成固態電池的研發工作,并計劃于2030年實現量產。

國內在進行固態鋰電開發的企業包括CATL、國珈星際(珈偉股份)、江蘇清陶能源、臺灣輝能、中航鋰電等。此外,如贛鋒鋰業、比亞迪、萬向123等也都宣布布局固態電池領域,但大部分企業仍處于“理論研發”階段。

此前,在今年年初,天際曾展出了國內首臺固態電池電動汽車ME7。據天際董事長兼CEO張海亮透露,天際固態電池將于2021年批量生產并裝車上市。屆時,天際或將成為中國首家采用批產固態電池技術的主機廠,天際ME7也將成為國內首款以固態電池作為動力來源的新能源車。

目前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安全問題備受重視,也成為制約其市場推廣的核心問題之一,如果不能解決電池安全問題,新能源汽車就沒有未來。

雖然目前固態電池仍處于研發推廣階段,并且面臨技術難題、制造成本、量產規模化等方面的挑戰,但固態電池被視為現有液態鋰電池最有可能的替代者。而整體新能源行業是否能夠全面轉向固態電池,還取決于固態電池本身的技術進步和市場推廣。

當固態電池一旦真正推廣開來,想必電動車的安全性也將得到根本性的解決,從而成為最理想的現有燃油車的替代者。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賣吸塵器和電吹風的戴森 計劃造電動車
下一篇:新勢力體驗店實地探訪:小鵬是最值得點贊的

河南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