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評論 > 正文

年銷300萬輛 大眾品牌在華市場的得與失

來源:童濟仁汽車評論 | 2017-01-11 09:06:17
2016年12月31日,南北大眾的VW品牌完成了最后的銷量結算,上汽大眾VW品牌售出新車1,671,689輛,一汽-大眾則賣出了1,315,188輛,兩個合資車企,15個車型系列,在中國市場一共實現了2,986,877的新車銷售,如果算上VW品牌的進口車,VW也是2016年在中國市場上,唯一年銷量超過300萬輛的單一汽車品牌。

2016年12月31日,南北大眾的VW品牌完成了最后的銷量結算,上汽大眾VW品牌售出新車1,671,689輛,一汽-大眾則賣出了1,315,188輛,兩個合資車企,15個車型系列,在中國市場一共實現了2,986,877的新車銷售,如果算上VW品牌的進口車,VW也是2016年在中國市場上,唯一年銷量超過300萬輛的單一汽車品牌。

如果要在這個“唯一”之上,加一句有含金量的備注的話,在這298萬的國產車型銷量中,只有一款SUV(途觀,242,160輛),在2016年國內TOP10的品牌中,占比最低。

變局2016:轎車市場消費升級的最大受益者

2016年,“消費升級”也是汽車行業的熱門詞匯之一,但多數人看到了SUV市場高速增長所帶來的紅利,卻忽視了轎車市場“消費升級”所帶來的巨變。即便是2016年,國內轎車市場仍是新車消費的最大基盤。這個基盤,自2014年車市“緩增長”新常態以來,便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到2016年,這些變化愈發明顯,也成為VW品牌實現銷量穩步增長的關鍵。

7-15萬的轎車市場,逐漸成為非豪華品牌轎車產品的主銷戰場,A0和B級車需求總量的逐漸萎縮,讓整個轎車市場越來越呈現“橄欖形”的銷量格局。7-15萬的國內A級車市場,在VW品牌的帶動下,逐漸成為入門(A-entry級),主流(A級)和高檔(A+級)三個不同的消費人群。2016年,僅VW品牌的A級車總銷量,已經占到了國內所有轎車銷量的近5%。

在2016年,VW品牌僅在A級車市場,一款銷量突破50萬輛(朗逸),三款突破30萬輛(桑塔納、捷達、速騰) 、兩款突破20萬輛(高爾夫、寶來)。這些車型構成了2016年VW品牌在中國市場新車銷量的核心,占據了7-15萬轎車市場最大的份額。

A級車市場消費的“務實化”,也是2016年轎車市場消費升級的重要表現。所有主銷車型排量均在1.6L(含)以內,占據了購置稅政策引導消費趨勢的前端。近兩年來,別克、福特、日產、現代等品牌在轎車市場的“增量”,也都來自于這個價格區間的全新產品。在7-15萬的轎車市場,合資品牌基本堵死了來自本土品牌的競爭者。2016年本土品牌銷量和平均單價的提升,則幾乎全部來自于SUV市場所帶來的增長紅利。

VW品牌2016年在轎車市場的收獲,來自于之前兩輪重要的產品線布局:2008年和2012年。2008年6月朗逸的上市,讓VW品牌轎車產品擠入國內主流家用轎車市場,隨后推出的寶來,擴大了這一市場優勢;2012年3月,速騰的上市,讓VW品牌轎車成為A+市場標桿產品;2012年12月推出的全新桑塔納,以及四個月后登場的全新捷達,讓VW品牌第一個在主流合資品牌中,開拓出7-10萬的入門A級車市場。正是2008年和2012年這兩輪重要的產品布局,讓VW品牌在2016年國內轎車市場消費升級中,占到了最大的一塊市場蛋糕。

大眾國內轎車產品上市時間軸

2016年,VW品牌在轎車市場的另一個突破,則來自于細分市場車型的提前布局和開拓。凌渡用兩年時間,證明了A+年輕化消費群體細分市場的巨大潛力。從朗行、高爾夫嘉旅到剛剛上市不久的蔚領,則實現了VW品牌在轎車衍生CROSS產品的細分占位。

在逐漸萎縮的A0和B級車市場,VW品牌的三款車型,則扮演了細分市場標桿產品的角色,POLO銷量和用戶人群趨于穩定,全新一代邁騰和中期改款帕薩特,則拿下了合資品牌在B級車市場銷量最大的份額,對于南北大眾而言,邁騰和帕薩特,也是所有A級車產品品牌形象的重要支撐。只有站穩B級車市場,7-15萬的A級車產品,才不會有品牌溢價能力的危機。

輝昂則可以看做是2016年VW品牌在中國市場“品牌向上”的重要嘗試,30-50萬的轎車市場,在全球范圍內都是非豪華品牌無法打破的“天花板”,不過相比海外市場,VW品牌在中國市場每年超過300萬的新增用戶中,只要1%的用戶對這款車感興趣,也意味著每年擁有3萬的潛在客戶人群。對于VW品牌而言,在中國市場,輝昂的存在,也是品牌“向上”,提升形象、兼顧銷量的“必然產物”。

預言2017:遲到的SUV,錯過的三年好時光

VW品牌2016年在轎車市場的強勢,是2008年和2012年兩波戰略車型投放的結果。如同硬幣的正反面,2014-2016年,VW品牌在中國市場最大的遺憾,是在全球產品布局上,沒有預見到中國SUV市場的高速增長。

2009年國內新車市場“井噴”期的第一批消費者,已經從2014年開始,帶動了國內SUV市場的第一次“消費升級”,別克昂科威盡管“遲到了”,但卻趕上了這一群對SUV充滿期待的消費者,只需要多10%的誠意,便可以在兩年之內,快速拿下20-30萬價格區間合資品牌SUV銷量冠軍寶座。

大眾在SUV產品布局的滯后,和歐洲市場的消費環境有直接的關系。在歐洲市場,Tiguan一款車型便可滿足多數消費者的需求,小型SUV和中型SUV在歐洲沒有廣泛的消費人群。途觀進入中國市場已近七年,第二款SUV卻遲遲沒有出現。2013年大眾就推出了CrossBlue中大型SUV概念車,直到2017年一季度,這款概念車的量產車型——Teramont才能正式投放中國市場。在過去的三年中,大眾先后錯過了合資品牌在小型SUV、緊湊型和中型SUV三個細分市場增速最快的一輪,損失的不僅僅是銷量和利潤,更是先入為主的市場機會。

對于VW品牌而言,要在產品層面付出更大的代價,才能改變現有的市場格局,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從2017年起,用一款款SUV車型去奪回每一個細分市場的標桿位置。2017年1月18日上市的全新一代途觀L,可以看作是VW品牌在中國SUV市場沉寂多年之后,戰略反攻的第一款車型。

2017年大眾VW品牌將通過上汽大眾投放兩款重要的SUV車型:途觀L和Teramont,在中型和中大型SUV市場重新樹立產品標桿地位:從尺寸、配置、動力層面,到定價策略上,都需要重新樹立七年前第一代途觀國產時所帶來的“標桿效應”。為此,途觀L的整車長度增加到了4.7米以上,Teramont更是直接進入5米+俱樂部。這兩款車型,也讓VW第一次在兩個SUV消費升級的重要市場上,從產品本身層面,這兩款重要的產品,也做到了對絕大多數競品車型的“跨級超越”。而在價格競爭最為激烈的緊湊型SUV市場(4.5米),陳舊的上一代途觀,仍將用性價比和長期的市場口碑,賺取足夠的銷量。

據《童濟仁汽車評論》獲悉,VW品牌未來五年在中國市場的SUV產品線布局,可能不亞于2008年至2012年在轎車市場的那一波重要的本土化產品布局強度。一汽-大眾旗下VW品牌首款SUV產品,也將在2018年年初投放中國市場。和當年不同的是,這次南北大眾將分別從市場的兩端,逐漸向當中匯合。南北大眾從2017年開始,未來五年的SUV產品將全面覆蓋10-50萬的價格范圍。

這種感覺,似曾相識,如果我們把時間退回到2003-2004年期間,正逢南北大眾在轎車市場遭遇“新產品水土不服、市場份額大幅下滑”的慘痛階段,后來的朗逸等一系列如今撐起VW品牌在中國市場70%市場份額的本土化轎車產品,均是在那個最痛苦的時候開始做產品規劃的。我相信,自2017年開始VW品牌在中國市場投放的全新SUV產品,也應該是從2013年國內第一輪SUV消費升級期開始孕育的。

未來五年:最大的不確定性來自于狼堡

2016年,對于整個大眾集團而言,是悲喜交加的一年,得益于中國市場的銷量表現,2016年大眾汽車在全球超過豐田,坐穩銷量第一已無懸念。但同時,遭遇了“排放門”,北美巨額罰單之后,大眾集團也面臨著巨大的財務壓力。在全球市場,VW品牌超過一半的銷量來自于中國市場,在中國,后續SUV等系一列本土化產品,能否按照規劃進度推出?也將決定未來五年VW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表現。

目前大眾集團的處境,類似于2008年經濟危機時的通用汽車。2016年巴黎車展期間,大眾提出了未來的幾個重要戰略方向,包括倉促推出的ID概念電動車,作為未來純電動車型的重要整車技術平臺,甚至推出了共享出行品牌,豪賭未來五年。

《童濟仁汽車評論》認為,ID的純電動概念車設計思路,甚至共享出行品牌和服務理念,仍是歐洲思維主導,并沒有把中國市場未來五年的消費升級趨勢、新能源發展政策趨勢作為核心參考要素。VW在中國市場未來五年的本土化產品規劃和研發的決心,遠不及通用、豐田和福特等競爭對手。過去一年多狼堡嚴重的政治斗爭和內部大刀闊斧的變革,也沒有把中國市場放在“第一優先級”去認真對待和思考。

但實際情況是,未來五年,中國市場仍將毫無懸念地成為VW品牌在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市場份額占到VW品牌全球50%以上,甚至60%都毫無懸念。北美市場遭遇重挫,歐洲市場停滯不前的情況下,在全球所有新興市場中,VW品牌主要的增長仍來自中國。但狼堡并沒有把中國汽車市場消費趨勢,尤其是90后、95后新生代用戶的消費訴求作為“核心關注點”,因此造成的長期影響,可能在2020年之后逐漸體現。

新車市場:還能持續增長幾年? 

從2017年至2020年,中國新車消費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的“消費升級”,銷量占比最大的轎車市場可能逐漸固化在5-15萬價格區間;SUV市場最大的蛋糕,也會逐漸集中在10-30萬的價格區間;豪華品牌在20-50萬的價格區間內,仍有強勁的增長空間,未來五年銷量占比會加速突破10%、甚至超過11%。這兩年全新出現的汽車品牌,會在5-8萬和20-30萬兩個價格區間內,出現2-3家存活下來的純電動新能源汽車品牌。與此同時,在傳統能源汽車領域,2018-2020年多數合資車企將面臨最為嚴峻的產能過剩壓力,這其中就包括大眾旗下的VW品牌。

如果2020年之前,VW品牌能夠守住目前轎車市場的占有率,同時在SUV市場,拿下10%的份額,那么南北大眾目前已開工的產能規劃,不會出現明顯的“產能過剩”,但如果未來五年SUV產品市占率低于預期,轎車市場又面臨更多競爭對手瓜分的話,產能過剩,仍是2018年左右,南北大眾在中國市場不得不面對的挑戰。所以,未來幾年,VW在中國SUV市場的所有新車投放,沒有一款輸得起。

2016年開始的新一輪新車“消費升級”和銷量增長,主要來自于多層消費需求的疊加效應,一二線城市自09年新車消費井噴期之后的主力消費人群,進入換購/增購高峰期,3-5線、中西部地區的新興消費人群,置換升級用戶逐漸增多,加上90后進入新車消費高峰期,95后正式進入新車消費市場,這些“不同層次”需求的疊加,會在2017年持續發揮效用。在這些消費需求中,本土品牌高性價比的SUV/MPV產品,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

所以,無論購置稅優惠政策折扣力度減小與取消,在二手車市場尚未充分繁榮之前,未來三年國內新車市場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對所有汽車品牌而言,這可能都是2020年“血腥競爭”之前,最后的一次快速成長的機會期。

VW品牌在中國市場,過去八年在轎車市場充分、持續的本土化產品投放,在2016年收獲了轎車市場份額的歷史新高。未來五年多款SUV車型的投放,風險與機遇并存。產品同質化、新車消費的“務實化”和“去品牌化”,以及對汽車“所有權”和“使用權”的消費傾向變化,這些都是擺在包括VW在內,多數非豪華合資品牌面前最大的風險。畢竟和本土品牌相比,合資企業一臺車的利潤,需要兩個股東去分,雙方都能賺到足夠利潤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相關熱詞搜索:大眾品牌市場

上一篇:十大合資車企銷量數據出爐 到底哪家強?
下一篇:從長安汽車年銷306萬輛看自主品牌的新格局

河南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