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評論 > 正文

幾番風雨幾多夢—吉利100萬的目標高嗎?

來源: | 2017-01-09 11:14:48
剛過去的2016年,吉利最終以76萬臺的銷量完成了收官。對吉利來說這無疑是豐收的開始。在一份喜氣洋洋的年報最后,吉利終于把2017年的目標放到了100萬臺。從0到100萬,這距離吉利生產汽車過了近20年,這離李書福當年說的駿馬工程,過了15年。當年與李書福一同創業的那一波人,幾乎都完成了歷史使命,拿著老李給的豐厚報酬開始了另一番事業。幾多風雨,幾多夢。不變的唯有吉利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的精神

剛過去的2016年,吉利最終以76萬臺的銷量完成了收官。對吉利來說這無疑是豐收的開始。在一份喜氣洋洋的年報最后,吉利終于把2017年的目標放到了100萬臺。從0到100萬,這距離吉利生產汽車過了近20年,這離李書福當年說的“駿馬工程”,過了15年。當年與李書福一同創業的那一波人,幾乎都完成了歷史使命,拿著老李給的豐厚報酬開始了另一番事業。幾多風雨,幾多夢。不變的唯有吉利“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的精神。

獨領風騷在明年

回顧自主品牌發展的十幾年,不同的階段,產生了不同的“山大王”,卻沒有一個能堅持超過兩年的。得意之時意氣風發、指點江山者有之,口出狂言者更有之。不過“上臺容易,下臺更容易”。那些曾經輝煌的企業,一旦過了氣,在消費者眼中透支了信用,結局都混得都不如意,想東山再起,談何容易。如今吉利雖然沒有在銷量上成為“第一”,可是已經擁有了第一的底氣。與那些“曾經”相比,吉利的底氣不是靠廣告、車展打出來的,也沒有自封旗手之類的黃袍加身。相反,吉利現在除了年年的新產品之外,很少有其他的新聞可以炒作,以前愛說話的李書福更是極少現身。一切以產品說話的吉利,讓競爭對手如芒在背,卻又不敢小覷。

100萬很遠嗎

100萬似乎給人一種很高很高的感覺,高處不勝寒。再加上吉利前不久說的2020年達到200萬的總體目標,讓不少競爭對手都不服不忿。但仔細看吉利的整體銷量,這個目標并非高不可攀。今年吉利賣了76萬多,沃爾沃賣了53萬多,加在一起吉利集團所有的銷量達到了130萬。明年吉利100萬,沃爾沃保持現在的增長率也有60萬,這就到了160萬了。100萬也好,200萬也好,只要吉利的基數大,其實并沒有太離譜的。今年吉利雖然賣了很多車,但壓在手里的訂單,博越有8萬臺,遠景SUV還有3萬臺,再加上提不到車的GS/GL,等于吉利白白浪費了15萬臺的銷量。所以就憑吉利現有的產品線,保持幾款主力車型的銷量,提高產能保證供貨,再加上明年要上市的MPV等車型,完成100萬并不是太困難。

 里子面子

《霍元甲》里有個瘋子,總是問:霍元甲,你嘛時候是津門第一啊?最后為了這個第一,霍元甲沒事找人打架,落得第一的空名卻家破人亡。“天下第一”是重要,但更要講究“實惠”。從沒聽過豐田喊我要當世界第一,在其他企業把中國市場當救命稻草時豐田卻公開的聊我要的是世界市場的平衡,不壓注在單一市場一直是豐田的原則,是企業的核心目標。而中國的自主品牌,有很多都折在了這個“里子還是面子”的問題上。為了沖銷量,為了爭第一,盲目的上車型,甚至于把全部身家都賭在SUV等車型上。失去了全面發展的機遇。吉利今天能取得讓人側目的成績正是因為他能迎難而上,不懼競爭,不為了單純的銷量而放棄自己的技術路線。

2016年是一個好的起點

從今天的吉利身上,很多企業應該有所反思。在中國汽車的起步階段,吉利是底子最薄的,背景最小的,人材最少的。為什么最后能把那些“大佬”甩在背后,這不光是一句民營企業機制靈活所能概括的。與許多企業文化中的廠訓中常用的“開拓、求實、創新”不同的,吉利的精神是這樣一句話:凝聚一股力量,提煉一種精神,完成一個使命。

相關熱詞搜索:吉利風雨目標

上一篇:奔馳“鋼材門”、通用被罰 盤點2016年這些大事
下一篇:2017北美車展:奔馳新款GLA正式發布

河南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