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車 > 新能源 > 正文

要利潤不要安全?奔馳新E級為何執迷不悟挖坑中國消費者

來源:汽扯扒談 | 2016-09-13 15:42:19
近兩年,奔馳憑借一系列新產品,在中國“翻了身”。但是奔馳并沒有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誠意對待中國消費者。
      近兩年,奔馳憑借一系列新產品,在中國“翻了身”。但是奔馳并沒有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誠意對待中國消費者。而是打著“The best or nothing”的品牌理念幌子,營造高端產品氛圍,卻給中國消費者提供與國際市場品質不一致的產品,而且車型價格還比國外高,讓中國消費者為高利潤的“大坑”買單,辣法對奔馳的這種做法很不贊同。

這篇文章刊發后,引起了很多小伙伴的關注和點贊。其實,奔馳多款產品已經通過這種方式,在中國市場瘋狂賺取“黑”錢。特別令人失望的是,奔馳在昨天上市的新一代國產E級轎車,仍故技重施,挖坑我們善良的中國消費者。辣法對此表示深深的失望,于是不吐不快,決定繼續扒。

只盯著利潤?奔馳換材料“上癮”

在海外,車身的鋁制化程度都已經非常高了,因為鋁是一種比鋼更輕更適合做車身的一種材料。它可以給車輛帶來更好的操控感和更高的燃油效率。但是在中國這個汽車文化并不發達的汽車市場,由于大部分中國消費者還以用對坦克的衡量標準衡量汽車,覺得汽車材質越硬越好、越沉越踏實。

所以這就讓很多汽車廠商收了中國消費者的“文化稅”。把消費者看不見、本應是鋁件的地方給減配成了鋼,而且對這個避而不談。

當然,E級的國產版本同樣會被北汽代工,但是在目前,鋁制大件的制造技術北汽沒有。這就是說,如果奔馳想要把國產E級車身繼續沿用和海外版一樣的話,那么只有兩個選擇——第一、自己花錢從國外引進技術建工廠、流水線、供應鏈,和配套的供應產銷鏈,這個成本會非常大,以現階段奔馳的中國戰略來看,其掏這筆投資的可能性非常小。第二、就是采用白車身純進口的方式,同樣這也是非常難的一件事:首先國內版本的奔馳E級是加長的,在海外也要重新對鋁件設計定制生產線才行,再加上進口到國內的運輸和稅費成本也會非常大。

可是根據資料顯示,奔馳新E級最還是采用和奔馳C級一樣的策略,把車身大件全部換成鋼材,并且對車身材料采取避而不談的方式。

首先奔馳公關部門,一直對E級整備質量這個數據把控的很嚴格,在汽車之家等大型垂直汽車媒體網站上都看不到奔馳E級的整備質量。所以筆者找到了工信部的資料,根據北京奔馳在工信部的20160718084656號備案,新奔馳E200L的整備質量顯示為1870公斤。要知道上一代奔馳E200L的整備質量為1745公斤。也就是在大家都在節能減排,用鋁制材料代替剛才以求減重的時候,奔馳反倒沉了125公斤,要知道上一代奔馳E320L的整備質量才是1880公斤,E320L可是六缸雙渦輪增壓的引擎。

同樣不只是奔馳E級/C級,在北京生產的北京奔馳的GLC SUV車型,國內整備質量為1850千克,國外為1764千克。要知道GLC車型在國內外尺寸是完全一樣的,是沒有被加長的。也就是這多出來的86公斤并不是什么良心大放送,而是赤裸裸的鋁被換成鋼所增加的質量。

這樣中國消費者就只滿心歡喜的看到了新E級外觀和內飾跟S級真像,只要扣了尾標就能出去“裝13”的假象。熟不知中國消費者已經被奔馳在智商上狠狠地歧視了一把。

但辣法想提醒各位準車主的是——由鋁換鋼的做法,增加的重量并不僅僅是大家可以理解的油耗增加,而是會帶來方方面面的影響。

首先從操控感受和舒適性來講,如果奔馳E級把懸掛也從鋁合金換成了鋼件的話,那么會導致簧下質量提升,就會導致舒適感和操控性變的更差。是不是很熟悉?沒錯,因為奔馳C級就是這么干的!后懸就由海外版本的鋁被減配成了鋼。

那么什么是簧下質量?如果給簧下質量下個定義,它是指不由懸掛系統中的彈性元件所支撐的質量,一般包括有車輪、彈簧、減震器以及其它相關部件等。更小的簧下質量就意味著懸掛系統擁有更好的動態響應能力以及車輛的操控性。所以追求操控和豪華的車型都會采用質量輕的懸掛材料。

另外就是對剎車耐受能力的影響。一輛車的剎車系統,在設計的時候是根據其車輛重量相關的。也就是說如果奔馳E級在國產的時候沒有對剎車進行強化,那么國產奔馳E本身就加長了、變重了,所以其剎車能力會遠遠差于國際版,這對安全而言也埋下了一個很大的隱患。

而最為關鍵的問題是,奔馳雖然在材料上把成本給節約了,卻沒有把這些錢放在豐富車輛配置上,而是直接賺進了自己的腰包。熟悉奔馳車的朋友知道,這又是老套路,因為之前媒體報道過的奔馳C的美國版和中國版就是如此。

分析表示,美國版的車輛在排量上最低配就是2.0T的高功率版,也就是說中國版本頂配的C300是美國版本的入門級配置。所以辣法拋開排量不談,在配置上對中美版本C級車進行了對比:

對比結果顯而易見,美國版本的C級要比國內版本的C級配置上高出不少,而且還比國內版本賣的便宜。同理奔馳E級很可能在產品策略上也是如此,俗話說貨比貨得扔,這么一比的話,辣法還真是心疼中國的消費者。

為什么中國消費者不能說“不”?

奔馳一直在講自己要“深耕中國市場”,可實際上卻是把車型減配降材質后,引入國內生產。再通過合資公司的優勢,把成本更低、以鋼減配成鋁的產品賣給中國消費者。而且這種情況在GLC上依然有出現,而且根據目前的情況推算,會蔓延到奔馳未來所有國產車型上。

按照現在的中國豪華車市情形來看,ABB(奧迪、寶馬、奔馳)還處于賣方市場,所以奔馳可以肆意妄為的欺負中國消費者,這也是他們敢減配降材質的主要原因。

所以奔馳目前在中國市場的策略,說白了就是以能賣出去車并賺錢為目的,欺負中國人不了解這些情況,也不會深究這些問題到底會帶來哪些影響。正是依仗這點,奔馳這兩年憑借此前在中國市場累積的品牌形象,再加上價格方面有所讓利,因此得到了不錯的發展。不過小伙伴們,對于豪華品牌奔馳在華減排降材質的事,您能接受嗎?

 
相關熱詞搜索:奔馳利潤消費者

上一篇:“女排幸運”能否助力華晨汽車提振市場銷量?
下一篇:關于蹭熱點這事,你們再不向杜蕾斯學習就晚了!

河南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