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車 > 新能源 > 正文

新能源合資放開限制,自主新能源車企或將遭危機

來源:汽車信息網 | 2017-07-06 07:48:44
6月28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正式發布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以下簡稱《目錄》)。目錄透出最大的信息便是“外商在華建立純電動汽車整車產品合資企業將不受兩家的限制。”

中國汽車新聞網訊 6月28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正式發布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以下簡稱《目錄》)。目錄透出最大的信息便是“外商在華建立純電動汽車整車產品合資企業將不受兩家的限制。”

當新能源合資不受限制,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否會如同外資企業進入中國燃油車市場般,逐漸喪失品牌和市場,那么早起多年的自主品牌在合資新能源車進入中國前,還能做哪些努力?

外資入華是否重現“合資潮”

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車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據中汽協數據統計顯示,2016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51.7萬輛和50.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1.7%和53%。中國儼然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市場,也是吸引外資企業不斷進入中國,推出新能源戰略的原因之一。

前有江淮大眾的成功合作先例,后有“兩家限制”的紅線突破,正值高速發展的中國新能源車市,是否有更多外資車企尋求中國企業組建電動汽車合資公司?

汽車行業資深評論師田永秋認為:“肯定會有外資車企尋求新發展,但如果已經有兩家合資公司的外資車企,且兩家合資企業能夠解決其新能源汽車在華發展需求和目標,再尋找第三家企業合作的可能性很小。”

另一位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鐘師在此前接受“E車匯”采訪時認可此觀點,他認為:“或因不能調整南北大眾的新能源產品布局等特殊原因,才不得已與第三家車企另辟新能源汽車項目,而其他外商車企復制大眾道路的可能性并不大。畢竟,在現有合資企業開展研發、生產、銷售、營銷等新項目是最有效率,也是最為經濟的方案。”

合資車型將批量入華

截至目前,大眾是唯一一家在中國與三家車企建立合資項目的外商汽車產業,所帶來的影響絕非停留在打破“兩家限制”的意義,這也標志著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將進入新局面。

根據大眾最新產品規劃,首款合資新能源車型將于明年發布,2020年以前,大眾將基于現有的MQB平臺向中國市場投放13款新能源汽車,且均為現有車型的新能源版本。而到2018年底,江淮大眾工廠建成后,將實現年產10萬輛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能力。

當以大眾為代表的財大氣粗的老牌外資企業,真正向中國新能源車市發力時,才是自主品牌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在北汽新能源EU400上市時,北京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勇接受“E車匯”采訪時,同樣有此擔憂。張勇認為:“無論新生的車企有多少,新車市場反饋如何,都是自家兄弟。但2018年后,尤其是2020年后,合資車型大量進入中國,才是自主產品所面臨的巨大問題,甚至會重蹈燃油車命運的覆轍。”

同樣,田永秋也認同此觀點:“在傳統燃油車合資公司中,中方確實控制了銷售層面,但真正市場認可的還是外資的產品技術以及品牌力,而這些都是自主品牌一向所缺乏的。”

自主品牌需借時間差站穩腳

目前,外資車企在華銷售的新能源車型主要依靠進口的方式,合資車型并不多,或者在本輪市場競爭不占優勢。在2020年合資大舉進軍之前,自主品牌還有時間差應對未來之變。

田永秋認為:“當下,自主品牌要豐富產品陣營,占領更多的售價區間和細分市場。”無論銷量是否理想,產品擴充迫在眉睫。同時,田永秋還指出,自主新能源車在性價比和續航里程上占優勢。

“尤其在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領域,比亞迪已經把純電續航里程延長至100公里,而合資的插電車型還停留在60公里,已經拉開了差距。”田永秋說道,“當然,中國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開放,也屬于保護式開放。雖然市場開放,但會在政策上提高合資、外資車型的準入。就像對日韓電池在華政策逐漸放寬,允許合資建廠,但截止目前為止,還沒有搭載韓系電池的車型進入目錄。”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定會逐漸放開,外資車企在中國布局新能源戰略也已成既定事實。此時,對于自主品牌而言,最重要的是抓緊時間做好新能源汽車技術與品牌的積累,減少對產業政策的依賴,充分發揮先發優勢,借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實現中國汽車強國之路。

相關熱詞搜索:新能源合資危機車企

上一篇:落戶獎勵5千萬,為搶新能源車企這個城市要瘋?
下一篇:是朋友才告訴你們,7月才是買電動汽車的最佳時機

河南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