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人物 > 正文

王青:迎合消費者,迎合市場發展的要求和需求

來源:汽車信息網 | 2019-09-01 09:06:01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表示:深耕國內市場,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基礎。從政策和改革開放的大趨勢來看,進一步融入全球市場體系是大勢所趨,汽車行業也是如此。因此,我們要順應趨勢,迎合消費者,迎合市場發展的要求和需求。

中國汽車新聞網訊 9月1日,第十五屆泰達論壇諸多分論壇舉辦。在以“擴大開放背景下的乘用車市場開拓與求索”為主題的市場論道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表示:深耕國內市場,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基礎。從政策和改革開放的大趨勢來看,進一步融入全球市場體系是大勢所趨,汽車行業也是如此。因此,我們要順應趨勢,迎合消費者,迎合市場發展的要求和需求。

以下是發言實錄:

各位嘉賓早上好,今天我主要想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是深耕國內市場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基礎。剛才高總也談到了,壞事來得有點早,但是從我們研究的角度,其實我個人認為它可能不是一個好壞的問題,可能是一個產業或者是市場發展到固定的時期或者說是一個特定的階段,它的一種必然的趨勢。大家知道,在各種政策的影響下,把我們正常的周期打得有點亂,所以現在看到的一方面是這個市場發展的必自然回落的過程,同時也是各種短期和長期因素疊加共振形成的格局。

今天討論的開放背景下,所以我想講一講目前的背景。從2000年到2018年,大家都知道在全球汽車市場的增量,從6000多萬輛到8000多萬輛,實際上增加了2000多萬輛。但是2000年我們國家的汽車銷量是208萬輛。從這個角度來說,增量中大陸貢獻90%。目前我們的汽車銷量已經占到全球1/3左右。從這個背景來看,各大汽車跨國廠商開始在我們國家是追逐增量的過程,一個新興市場,一個快速發展的超高速的市場,追求增量的過程。但是到了目前,都占到全球銷量1/3了,還能說是增量市場嗎?它已經成為全球汽車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從我們國家的情況來看,如果中國的市場把握不住,實際上要參與全球的競爭,其實是很難的。就像我們說的,三國時期沒有一個漢中蜀地的根據地,整個過程會變得非常艱難。

從目前的政策和改革開放大的趨勢來看,近一步融入全球產業和市場體系還是一個大勢所趨,對于各個產業來說是這樣,對于汽車行業更是這樣。

我們知道,最近出臺了一些很重要的政策,實際上或多或少對汽車市場都是非常重要的,影響也是非常深遠的。所以我們汽車企業會逐步離開以前高速增長時期的舒適區,下一步我們的日子不是說不好過,可能要求更高了一些,下一步我們要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到中國市場的國際競爭中。

而且我們的消費環境、消費市場已經變了,下一步我們怎么迎合消費者,迎合市場發展的需要和要求,特別是要迎合適應國家在產業、環保、開放方面的一些大政方針,這也是我們的汽車企業首先要考慮的。我們叫順勢而為,其實這個大勢我們首先要把它了解透。

下面我想回到乘用車市場。乘用車市場是這樣的,因為2018年以來,大家知道汽車需求出現了大幅度下滑,而且不只是結構性的特征,從中我們看到是一個總量下滑。以前支撐汽車市場高速增長的一些重點領域或重點的細分市場都出了問題,而且成為了下滑最明顯、最突出的領域。

從下面這張表來看,無論是車型,還是排量,還是價格、增長的區域來看,都呈現這樣的趨勢。排名第一、第二的細分市場是降速最大的。

現在的問題是,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個趨勢是短期因素和長期因素疊加共振的。因為正常的市場增長不可能在一年之內出現這么大幅度的下滑,可能是增速回落,但是兩位數的負增長感覺有點兒問題。現在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國5國6切換的因素也好,還有其他的因素也好,政策影響的因素也好,大家都知道的,我就想重點說兩個因素。

第一個因素,從大的市場階段來看,到底現在的中國市場消費處在什么階段?在三四年前,我們中心的汽車分析小組,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看劉副主任有一個課題組,中國經濟增長的十年潛力,這個課題組今年已經是第7年了,每一年都會在中信出一本書,對中國未來經過增長的貢獻做了一個全景式的表述。汽車這一章是我們這個小組負責,四五年前我們就說增速已經到了回落的點,也就是2013年前后,這個增速指的是潛在增長率。那時候我們說即將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速增長,而且是中速增長的中高速增長。

左邊這張表,看不太清楚,感興趣這個PPT我可以留下。實際上千人汽車擁有量,我們對幾十個國家的增長做了梳理,發現主要的市場汽車消費呈現驚人的規律率,為什么驚人?它不是平均值的概念,是每個國家到這個時期都會出現很類似的情況。當千人汽車擁有量100-200輛的時候,千人汽車擁有量的增速在10%-12%,會持續5-7年,到了千人汽車擁有量接近或者突破200輛的時候,會回落到4%-5%,這個周期是14年。如果換算成經濟發展階段,大概是9000-12000國際元(音)的標準。我們國家去年已經超過13000國際元(音)了。實際上我們的增長階段已經到了一個新的時期。中速增長再分為兩個階段,我們現在已經從中高速逐漸走向中低速了,也就是說千人汽車擁有量從11%-12%變成4%-5%。這是我們當前市場的主要變化。我們說長期因素和短期因素疊加共振,這是最主要的一個長期因素。

從短期因素來看,當然可能對我們來說是一個中短期的因素,因為以前在分析的時候,對說房價上漲對消費有擠出效應,主要就是消費中的大件汽車。一年前我也是這個觀念,但只是感性的認識。但是我想對這個事情做一個梳理,也是找了很多國家進行研究,它的房價上漲或下跌對汽車銷量的影響,但是結果出來之后,我有點兒詫異。無論是28個國家的房價的變化還是從房價收入比的變化,它跟汽車銷量之間不是負相關的關系,不是說房價快速上漲汽車銷量就會下降,實際上是正相關的關系。每當房價快速上漲,中間有一點空的,為什么?因為我把房價快速增長,增長超過3%剔出來,這樣正相關就非常明顯。

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又把它的居民杠桿率和汽車相關做一個研究,我判斷杠桿率過快提高,而不是住宅價格過快上漲對汽車消費產生抑制作用。  杠桿率快速上升可能是由于其他一些因素引起的,比如說收入變化的情況,其他收入支出變化的情況,包括整個收入預期的改變,可能都會對杠桿率產生調整。所以我覺得當前分析這個問題的時候,要把杠桿率的變化作為分析汽車市場變成的主要因素,而不是說把住房價格本身作為擠出,我覺得這是似是而非的規律,通過研究它不太支撐這個結論。

最后我談一下對汽車市場的判斷。根據我們的研究,從中長期來看,我們國家的汽車還處在整個市場的擴張時期,雖然增速沒有那么高,但是我們還是有很大消費的潛力。當下汽車的銷量依然是在4%-5%的增長區間,是根據千人汽車擁有量我們再換算,通過模型驗證。到2028年我們汽車總的保有量大概是在4.1億輛,當然這也是不考慮各種商業模式變化等因素對汽車的影響。千人汽車擁有量大概在10年以后是288輛,我估計我們國家的上限比其他國家低很多,不能簡單和800、600多比,情況不一樣,條件也不一樣。而且工業化國家的發展規律來看,越是后發國家千人擁有量的水平越低。到了韓國,到了中國臺灣的時候,也就是三四百輛的水平。我估計我們也是在300-350輛之間,這個基本到頭了。到時候我們的新車產銷規模是3300萬輛。

短期來看,負面還是主導因素,從宏觀和微觀消費來看。下半年有一些因素會逐漸弱化,降幅會逐漸收窄。如果好一點負增長是3%-5%,差一點不好說。隨著市場的逐步修復,以及實際增長率繼續向潛在增長率收斂,預計明年市場可能會實現正的增長。 以上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內容。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陶吉:從測試到運營,無人駕駛的發展之路
下一篇:陳昊:未來車企應注重打造品牌、體驗和服務

河南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