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評論 > 正文

一汽-大眾“油電共存”戰略: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優勢

來源:汽車信息網 | 2023-05-09 10:08:56
汽車新聞網5月9日訊在日趨激烈的車市競爭中,燃油車和新能源車之間的對比已經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現階段看,盡管燃油車占據著主導地位,但受到政策引導和環保技術提高等因素影響,消費者對于新能源車的接受度也在逐步提升,其份額也在隨之上升。面對油電格局變化的市場環境,車企該如何應對呢?不少車企通過加速轉型,以All in電動化的姿態來應對市場變局,但也有一些傳統車企并未激進地立即轉型,而是在當前市場需求...

汽車新聞網5月9日訊在日趨激烈的車市競爭中,燃油車和新能源車之間的對比已經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

現階段看,盡管燃油車占據著主導地位,但受到政策引導和環保技術提高等因素影響,消費者對于新能源車的接受度也在逐步提升,其份額也在隨之上升。面對油電格局變化的市場環境,車企該如何應對呢?

不少車企通過加速轉型,以“All in電動化”的姿態來應對市場變局,但也有一些傳統車企并未激進地立即轉型,而是在當前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后,推出“油電雙驅”策略,以兩條腿走路的方式來滿足消費需求,洞悉一汽-大眾就是后者的典型代表。

新能源車有可能替代燃油車嗎?

盡管新能源車有環保、經濟等優勢,但從其核心技術、配套裝備、使用場景等多個層面綜合來看,其想要替代燃油車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首先,新能源汽車尚未完全實現替代的技術條件,如續航里程、充電時間和充電設施等。其次,原材料成本較高,生產難度較大,使得新能源汽車價格普遍較高,與燃油車口感較為接近的混動車型相比價格優勢不明顯。另外,新能源汽車在市場推廣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阻力,消費者購車需求的靈活性和新能源車的保值率等均需得到保障。

細心觀察的消費者會發現,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使用場景差異很大,比如市區或近距離出行,新能源車更有優勢,而在長途、高原地區,燃油車又具有不可替代性。正如國家信心中心副主任徐長明所說:在產品使用上,電動車和燃油車各有各的優勢,不可相互替代。

由此可見,燃油車和新能源車之間并不存在所謂的“競爭關系”,相反,兩者對于消費者出行有著互補的效果,實質上是共存發展的關系。

一汽-大眾的油電共存模式是否可行?

當前的中國車市,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發展正在呈現出“V”字型態,對于汽車企業而言,如何在市場變化下尋覓到新的競爭優勢將成為必須面對的問題。

作為傳統燃油領域里的龍頭車企,一汽-大眾認為,“油電共存”更符合當下消費市場的需求。因此,該品牌推出了“油電雙驅”策略,以多元化產品結構的形式應對市場格局的變化,從而實現企業的穩步轉型升級。

在“油電雙驅”策略下,一汽-大眾將持續精進燃油技術,推出更多技術升級的產品以陪伴消費者成長,同時,企業也在加速電動化轉型,有序推出不同品類、不同級別的新能源產品,以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

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一汽-大眾就上市了搭載大眾“第二代黃金動力”的全新探歌以及全新探岳參數圖片)車型,同時,該車企也全球首秀了即將在年內上市的大眾全球首款純電旗艦車型——ID.7 VIZZION,將增加消費者在購車時可選的范圍,帶來更加個性化的選擇方案。

“油電共存”理念下,會帶來哪些利好?

盡管近兩年新能源市場的發展扶搖直上,但不得不正視的是,傳統燃油車仍是當下主流消費市場里的C位所在。

據全國乘聯會數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國乘用車零售銷量為426.1萬輛,其中三分之二的銷量均由燃油車貢獻。即便在全國燃油車零售銷量同比下滑的2022年,銷量也超過了1400萬輛,占據約七成的市場份額。換句話說,至少有2/3以上的消費者在購買汽車時,仍會首選燃油車。

作為一個成熟的汽車品牌,一汽-大眾用“油電雙驅”策略進行深入布局,將在推出高質量產品的同時,創造出可持續的發展環境。當傳統能源轉型和新能源市場的逐漸完善之時,也將讓該車企立足于更游刃有余的市場位置。

隨著這個策略的推進實施,將會帶來哪些結果呢?簡單地說,既有利于新能源車和燃油車的共同發展,也有助于汽車企業快速攻占市場份額。

對于品牌來說,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同時發展的路線,既有利于其保持現有產品線的競爭力,也有助于品牌持續探索新的發展方向,在市場競爭中提升企業形象,從而獲得更多用戶認可,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市場份額。

而站在消費者角度來看,油電共存策略使得其在購車時能獲得更多選擇,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實際情況進行選擇,而不僅僅是“二選一”。在一汽-大眾完善的渠道網絡下,消費者不僅可以就近體驗和購買到適合自己的產品,同時,也將享受到純正德系品質服務和多樣化的價值鏈項目等。

車市整體轉型升級的當下,一汽-大眾的“油電雙驅”策略既滿足了消費需求也陪伴了用戶的成長,同時,該車企也在積極探索和培育新的消費市場,這是為中國車市的高質量轉型做出了一個積極正面的示范,將給品牌和消費者帶來很多積極的影響,值得其他車企借鑒和學習。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二線豪華4月銷量反彈,蔚來汽車再遇“至暗”時刻
下一篇:軟件交付不給力 大眾CARIAD高管集體“炒魷魚”

河南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