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評論 > 正文

MPV市場頻繁迎新秀 車企們都是怎么想的?

來源:車業雜談 | 2019-03-18 06:53:40
近來,國內MPV市場迎來了一波新車上市潮,且多集中在10-20萬元價格區間、多面向家用市場。這種不約而同、這種火熱的場面,是否在預示著什么?

1月2日,廣汽傳祺GM6上市;

1月17日,歐尚科尚上市;

2月28日,上汽大通G50上市;

3月11日,吉利嘉際上市;

……

近來,國內MPV市場迎來了一波新車上市潮,且多集中在10-20萬元價格區間、多面向家用市場。這種不約而同、這種火熱的場面,是否在預示著什么?

與此同時,自2017年以來,MPV市場就步入了下行通道并延續至今。日前,中汽協公布的2月份銷量數據顯示,國內MPV市場單月銷量僅為8.8萬輛,同比下滑27.2%,1-2月份累計銷量21.8萬輛,同比下滑27.4%。這一銷量與國內MPV市場在2016年時的巔峰表現相去甚遠。

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說國內MPV市場“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并不為過。國內MPV市場到底怎么了,未來會怎樣?

01

國內MPV市場興起的緣由。

追溯國內MPV市場的爆發,要回到2013年,那一年國內MPV市場迎來了超過160%的年度同比增速。而此增長走勢一路延續到2016年,當時國內MPV市場銷量達到歷史最高點,近250萬輛。

與此同時,二孩政策在2015年發布,在這種市場形勢下,有分析人士認為,國內MPV市場將成為繼轎車、SUV之后的新藍海市場。支撐這一邏輯的依據還有,消費者對品質的需求開始顯現,MPV以其更好的舒適性能滿足這種變化;時至今日,此判斷依據依然合理。

不過,在過去的一輪增長周期里,我們不能忽視推動國內MPV市場增長的原因,這有助于我們認清當前的MPV市場形勢。《車業雜談》認為,相關原因有兩方面:

其一,車企主導交叉型乘用車(微面等)向MPV車型做功能性升級,如五菱宏光、長安歐諾等,帶來了交叉型乘用車在2013年開始迎來暴跌(同比-42.1%)。可以說,當時國內MPV市場的增長是用交叉型乘用車市場的急速萎縮換來的;以至于,業內對低端MPV車型是否稱之為MPV尚有爭議。

其二,當時的消費需求確有升級,比如表現在消費者需要一臺夏天能開空調的微面。不過,消費者是不是真的想從微面換到MPV,《車業雜談》認為不一定,或許他們只是想要一臺加了空調的微面。

基于此,《車業雜談》認為,過去的一輪MPV增長浪潮,是存在水分的,為今天的國內MPV回到持續低迷埋下了伏筆。

02

低迷之時,為何MPV新車型還陸續不斷?

聊完了海水,我們再來看火焰。

《車業雜談》相信,但凡一個有成熟市場研究體系的車企,都看到了國內MPV市場的走勢。但為什么大家能看到,車企還在不遺余力地向MPV市場投放新車呢?要解釋這個問題,還得從市場層面看。

首先,自2018年以來,國內乘用車市場就進入了調整周期;行業普遍認為,市場已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換句話說,市場基盤短期可能就這么大,對車企而言、對車型而言,此消彼長可能是主旋律。

在轎車、SUV市場推出新車型是一種增加銷量或保銷量的方式,在MPV市場推出新車型也是一種類似的方式,這種方式對于以往沒有在MPV市場做產品布局的車企而言,相對更合理。這不,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銷售公司總經理林杰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MPV市場的補強,對吉利來說,是純增量的市場空間;如果沒有MPV,就只能看別人賣MPV”。

其次,國內MPV市場,尤其是10-20萬元區間的家用MPV市場,是存在增長預期的;目前國內乘用車市場整體低迷,一旦市場恢復,MPV市場是有可能迎來增長的。判斷依據同上,“消費者對品質的需求開始顯現,MPV以其更好的舒適性能滿足這種變化”。

為此,除了今年上市的這些新MPV車型,自2017年比亞迪推出宋MAX、別克推出GL6等以來,車企聚焦10-20萬元區間的家用MPV市場做了大量舉措。如今,宋MAX銷量持續破萬輛,亮眼的事實也給后來者帶來信心。

再次,在市場和產品布局的訴求基礎上,早先(2014年、2015年)做出了MPV開發決策的車企,也到了要陸續推出MPV車型的時候。比如,吉利嘉際也經歷了5年多的開發時間。對此,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總裁、CEO安聰慧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雖然花了這么長時間,比其他車型走了更多的路,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要真正的打造出客戶需求的產品。只要打造出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為客戶創造需求,滿足客戶的需求,花再多再長的時間,再大的投入,我覺得都是值得的。”

對于MPV市場的走勢,或許各家都有各自的判斷,訴求不同、理由就不同。不過,從長期來看,國內MPV市場應有恢復增長的預期,只是這一天什么時候到來,卻難以言說。或許當是市場形勢好轉了,亦或是消費觀念轉變了,還或許是真有一些優秀的車型橫空出世了……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未經溝通和磋商 大眾調整在華股比的可行性有多大?
下一篇:整車廠降本 零部件企業將如何應對?

河南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