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車 > 新能源 > 正文

拿到準生證只是入門,造好電動車則需要碩士水平

來源:汽車信息網 | 2017-02-08 09:21:38
春節前夕,中國第10張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塵埃落定。如果說“造卡車是小學水平,造轎車是大學水平”,造純電動汽車則是碩士水平;如果說拿到生產資質是入門水平,造好純電動汽車則是碩士水平。

中國汽車新聞網訊 春節前夕,中國第10張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塵埃落定。如果說“造卡車是小學水平,造轎車是大學水平”,造純電動汽車則是碩士水平;如果說拿到生產資質是入門水平,造好純電動汽車則是碩士水平。

新能源汽車是以電力和燃料(氣)為燃料和驅動力來源的新型汽車。以電力為動力的汽車叫電動汽車,以氫為燃料的汽車叫氫動力汽車。越來越多的少數人喜歡把互聯網汽車、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燃料汽車的“汽車”去掉“汽”,改叫非燃油車、燃料車、電動車,因為它們的動力來源不是“汽油”。從汽車淵源看,汽車的“汽”是蒸汽的“汽”和汽油的“汽”。2月1日,特斯拉汽車公司正式更名為特斯拉公司,去掉“汽車”兩字,不僅意味特斯拉多元化,更意味著特斯拉強調作為新能源公司的另一面:智能、網聯、電動、自動駕駛。

中國8年前把新能源汽車作為戰略產業和新型產業并大力支持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政府2009年提出的概念,其全稱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純電動汽車(BEV)、燃料電池汽車(FCV)。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無到有,逐步發展壯大,整車和動力電池產銷量迅速擴大。但中央政府有關部門及相關領導曾在不同時期和場合強調,以純電驅動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汽車工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戰略取向,結果大家都把主要精力和突破口集中在純電動汽車一角上。直至近2017年,中國才看重燃料電池汽車,并在純電動、插電混動補貼開始退坡的前提下保護燃料電池汽車發展:“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各類車型2019—2020年中央及地方補貼標準和上限,在現行標準基礎上退坡20%。”

1月30日,日本本田和美國通用汽車宣布,將合作生產氫動力燃料電池車的新一代系統。兩家公司將折半出資在美國成立生產子公司,力爭2020年開始投入量產。燃料電池汽車也是電動汽車,不過電池是氫氧混合燃料電池。和普通化學電池相比,燃料電池可補充燃料,通常是補充氫氣。一些燃料電池能使用甲烷和汽油作為燃料,但通常是限制在電廠和叉車等工業領域使用。燃料電池汽車相比電動汽車的主要優勢是方便。氫氣燃料電池汽車只需 3 -5 分鐘就能充滿長途行駛所需的氣量,而 Tesla Model S 至少需要 20 分鐘才能充滿電。氫氣天然具有爆炸性,對制造和運送環節需投入巨資,每一環節又會增加成本、復雜性和污染。

長期研究世界汽車工業趨勢的老專家程振彪認為,發展新能源汽車對哪一個國家都是前所未有的新事業,也是風險很大(主要還是關鍵技術久攻不下、不成熟、安全隱患問題不斷等)的一項重大科學實驗,沒有現成的成功經驗(包括配套的政策、設施及推廣等)可以借鑒,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我國從八五計劃算起,新能源汽車事業已經有20多年歷史,一些先驅者企業起了大早、趕了晚集。歐美也大體如此,奧巴馬上臺時提出的雄心勃勃新能源汽車計劃大打折扣,再新遇上特朗普這個對新能源不感興趣的家伙,馬斯克作為新總統商業顧問在特朗普入住白宮不久就將特斯拉汽車公司更名,可謂意味深長。何況鋼鐵俠特斯拉的造車傳奇剛剛開始,麻煩和事故比故事還多、還離奇。

從技術上來看,電池與續航能力的魚和熊掌式矛盾,是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最大阻力。目前市場宣傳中,大部分車型理論續航里程在300公里以下。400-500公里才是讓消費者能夠放心使用的續航里程。續航里程長了,電池就要多裝,多裝電池不僅是安全問題更是成本問題,電動汽車的成本40-50%來自電池。從現實看,純電動汽車通常的續駛里程依然局限于200公里以內、大致一百多公里。純電動汽車的續駛里程主要是由蓄電池存儲能量的多少而決定,由于電池的效能即比能量低,其存儲的能量就有限。

要獲得更多的能量,迄今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兩個:一是提高電池的比能量(就是要使單個電池存儲更多能量);二是增加構成電池組的單個電池的數量,把電池組做得更大(相應的擴大了存儲能量的容量)。采取這兩項措施也只能適而可止,其負面作用就很大。其一,電池越大,重量也越大,不僅增加了成本,抬高了車輛的售價,而且運動著的車輛要消耗更多的電能,既縮短了續駛里程,又削弱了電動汽車經濟性的優勢。其二,如果電池的比能量提高過多,其安全性就隨之降低,這意味著,電池的高比能量與高安全性難以兼顧,“魚與熊掌不能兼得”。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一個悖論,或者說是一個很容易陷入的惡性循環。在汽車情報專家程振彪看來,這是蓄電池存在的一個根本性、機理性(或者稱原理性)缺陷,以目前這種原理而工作的蓄電池,只要其機理上沒有發生重大改變,此種缺陷也就難以根除。

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依舊缺乏核心技術,已被浮躁的銷售數據和增長率淹沒。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自主研發的很少,大部分是在傳統燃油車基礎上改造的。未來新能源汽車是圍繞電池、電機、電控、乃至新的應用場景重新研發和設計,這需要車企和核心零部件企業真正在研發技術上進行戰略投入。車企還是短淺地把競爭力放在政府補貼和公關入圍之上,而不是放在技術攻關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上。傳統燃油汽車已經市場和客戶百年檢驗,而電動汽車雖和燃油汽車同時問世,但因技術和市場原因一直不成熟。

中國質量協會和全國用戶委員會發布的2016年中國汽車行業用戶滿意度指數測評報告中提及,用戶對新能源汽車廠家的主要建議是:提高電池的壽命和續航里程;提高整車質量及可靠性,降低故障率和抱怨率,提高車的安全性;內飾做工要精致;加強對新能源車的正面宣傳,增強用戶的信心。對政府的主要建議是:加強政策支持和補貼力度,讓更多的人能買得起新能源車;加強充電樁設施建設,增加充電專用車位;專項資金支持技術研發創新和升級;嚴查騙補,還惠于民。

相關熱詞搜索:準生證電動車

上一篇:第六個獲生產資質的萬向,為何2020年才量產?
下一篇:2017年市場猜想:新車企嶄露頭角后在轉折中前行

河南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