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評論 > 正文

停售燃油車,能否成得了“比亞迪”?

來源:汽車信息網 | 2022-11-28 11:21:42
自從宣布停止銷售燃油車型后,比亞迪的銷量猛增,已經連續多月坐上月銷量冠軍位置,并且將第二名越拉越遠。而這似乎也給其他車企,也帶來新的希望和啟示。 既然新能源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那么與其被動轉型還不如早做打算,因此一些車企開啟“激進”新能源化的路線,首先就是制定盡早停售燃油車時間表!

汽車信息網11月28日訊 自從宣布停止銷售燃油車型后,比亞迪的銷量猛增,已經連續多月坐上月銷量冠軍位置,并且將第二名越拉越遠。而這似乎也給其他車企,也帶來新的希望和啟示。

既然新能源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那么與其被動轉型還不如早做打算,因此一些車企開啟“激進”新能源化的路線,首先就是制定盡早停售燃油車時間表!

比亞迪的成功固然與其搶先一步“all in”新能源的戰略有關,但是在其停售燃油車的背后,是已經做好混動、電動、電池等核心技術儲備,所以在新能源市場厚積薄發。

其他車企也能意識到這一點,但是為何還義無反顧通過停售燃油車“倒逼”新能源發展?主要原因是燃油車也越來越不好“混”了!

燃油車市場門檻越來越高

中國車市早已從增量競爭到存量競爭,而隨著新能源車型快速增長,更加速對燃油車市場份額的替代。這一方面體現出新能源市場的潛力,另一方面也加快了燃油車市場優勝劣汰進度,并且提升燃油車市場門檻。

從每月車型銷量排行榜來看,除了MPV市場之外,燃油車幾乎都是實力較強且有廣泛知名度的“老面孔”,新車基本是混動或者純電動車型,很少看到全新燃油車型上市后,能持續保持較高銷量。

目前燃油車市場熱度較高車型,一方面來自于合資車企,這些車型不僅有品牌優勢,還與國外同步的更新換代,保持足夠競爭力;另一方面則來自于自主品牌的實力派,車型品質高,有核心技術優勢,幾乎無一不精,與同級合資車型也不逞多讓。

而以往通過模仿或者技術“整合”的車型,市場競爭力則越來越弱。特別是在銷量占比最高的15萬級以下市場,單純的低價和所謂的“性價比”,已經無法獲得要求多樣化年輕人的青睞,如果進一步升級,則在成本上更難有優勢。

所以對于一些核心技術實力不強的小規模車企,面對細分市場容量萎縮,以及品牌影響力不足,想要僅通過一兩款燃油車型“翻身”的可能性越來越小。要想繼續發展下去,盡快轉向新能源市場,幾乎是唯一選擇。

燃油車零部件迭代速度減緩

前不久,大眾手動變速箱停產的消息,引發業內一陣唏噓。雖然手動變速箱仍有諸多優勢,但是由于跟新能源行業“不兼容”,最終仍無法避免被淘汰的命運。而燃油發動機也正走在同樣的發展軌跡。

隨著車企將研發的重點轉向新能源和智能化,兼顧燃油發動機更新迭代,對于車企的投入壓力越來越大,所以能“HOLD”住燃油發動機,保持市場競爭力,只能是“大廠”。而且隨著排放和油耗要求越來越高,單一燃油發動機技術瓶頸也越來越難突破。同時與燃油車相關零部件更新也面臨停滯。

所以目前車市燃油車型銷量下滑并非偶然。對于多數車企來說,如果當前燃油車銷量不佳,繼續升級革新所進行的投入似乎并不劃算,所以轉型新能源就成為新目標。所以停產燃油車并非是選擇題。

但是轉型后,要想達到比亞迪并不容易。即使相比燃油車型,純電動車型確實降低車型制造門檻,同時快速增長的新能源市場,也確認帶來更多的機會,但是正因為新能源車型可“整合”性更高,所以同質化也更高。如果車企本身品牌影響力不高,只靠外觀、內飾設計和更低的價格,脫穎而出的難度很大。

另一方面,新能源車型已經與智能駕駛緊密聯系在一起,對于多數量級較小的車企而言,很難承受研發一套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所需的投入。而如果選擇“外包”,就必然面臨“誰說得算”的問題。所以對于車企來說,作出停產燃油車的決定并不難,轉型后如何活下去才是關鍵!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國內特斯拉事故上了推特熱搜,外國網友都咋說?
下一篇:大眾在華下調銷量目標,因奧迪也有純電新能源?

河南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