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原創 > 正文

新能源汽車“漲價”后,消費者還能接受嗎?

來源:汽車信息網 | 2017-02-24 08:58:00
為調查市場實際銷售情況,“E車匯”(微信號:Eautofan)走訪市場時發現,號牌即將過期的消費者對目錄的出臺很關注,也頗為焦急,而計劃買車的消費者也對市場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表示懷疑。

中國汽車新聞網訊 受《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以下簡稱《目錄》)影響,北京地區的新能源汽車被曝出因無法上牌而停滯銷售的狀態。為調查市場實際銷售情況,“E車匯”(微信號:Eautofan)走訪市場時發現,號牌即將過期的消費者對目錄的出臺很關注,也頗為焦急,而計劃買車的消費者也對市場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表示懷疑。

漲價后,新能源汽車還有多少人買?

在《新能源汽車在京銷售停滯,為何車企還要漲價?》文中提到,雖然車企會用不同方式緩解補貼退坡帶來的終端漲價沖擊,但新能源汽車漲價已成定局,那么漲價后,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還能持續嗎?

從目前市場分析看,新能源車吸引人的特性之一就是它的巨額補貼,從個人購純電動車最高補貼12萬元,到2016年最高補貼11萬元,再到2017年最高補貼6.6萬元,直至2020年補貼完全取消,在如此大幅度的補貼退坡面前,電動汽車還有人買嗎?

日前,一位奇瑞新能源4S店工作人員向“E車匯”表示:“北京消費者目前對純電動汽車也有一定的剛性需求,畢竟搖號中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多消費者會選擇純電動汽車。”這種觀點確實代表了相當一部分消費者的心聲。奇瑞eQ車主李先生也表示:“購買新能源汽車可以說是無奈多于主動,在家庭用車比較迫切的時期,他只能先買一輛純電動汽車應急。”

就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純電動車主購買電動車的初衷并非因為補貼優惠,也不是因為看中電動車的環保,主要迫于號牌的無奈和日常代步出行的需求。時下,我國的汽車產品還未達到飽和的狀態,同時,隨著北京市普通小客車配額指標的進一步降低以及新能源車指標的增加,這一部分的剛性需求勢必要轉移到新能源汽車市場。

所以,當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增大而市場無法滿足時,會倒逼車企加大研發力度,吸引更多合資、外資整車制造商加入新能源汽車研發大軍,為消費者優質的選擇。

補貼退出之時,就是市場化面臨挑戰之刻

“從長遠看,電動汽車的競爭對手并不是本土電動車企,也不是跨國公司,而是傳統燃油車。”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曾毓群認為,如果電動車的用車體驗沒有辦法跟燃油車競爭,補貼退出后,電動汽車將沒有全面市場化的可能。

電動車最可能在日常使用環節敗給內燃機車。一輛長安逸動EV車主馮先生說:"快充站的數量不但少,而且位置也相對偏僻,已經不太能滿足這兩年純電動汽車銷量快速增長的需求。"公共充電樁的問題也不少,一方面一些樁長期被電動車租賃公司的車隊霸占;另外,由于充電時間長,排隊等待也是問題。對于計劃逢年過節開車回千里之外的老家的人,電動車根本不在考慮范圍內。  

總的來說,充電渠道、充電時間和續航里程,仍然是當前許多人放棄電動車的首要原因。

然而,從政策鼓勵到政府倒逼車企研發,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在不斷提高,同時市場也在逐步完善。而汽車電動化也是全球的發展趨勢,決定未來市場占有率的一定是具有高技術和高產品力的車型,從現在的政府依賴轉向市場需求。

創新才能真正驅動市場

沉疴頗多的新能源汽車想真正靠實力獲得一席之地,甚至戰勝內燃機車獲得主導地位需要在多領域取得突破和創新。

從技術上講,電池、電機以及電控技術是決定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基礎,而這每一環節都影響整車的質量,甚至決定能否得到市場補貼,正式走向市場銷售。

通過“E車匯”對市場的調查可知,新能源汽車在終端銷售時遇到的阻礙和困難要遠多于傳統燃油車,而受于地方政策等因素可供消費者選擇的車型并不多,若市場仍局限于現狀或緩慢發展不僅難以實現“十三五”目標,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信任度也將大打折扣。

當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仍依賴于政府政策時,政策的動搖影響車企的發展,而車企的對產品和技術的規劃發生變化將直接影響終端消費者,同時,政策的影響也直接作用于終端市場。“E車匯”在走訪后發現,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售價的接受度較為滿意,同時希望車企能夠提供更多車型可以選擇,政策的調整能夠小范圍內影響終端銷售。

相關熱詞搜索:新能源消費者汽車

上一篇: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給93的車加95的油
下一篇:200萬輛是個好數字,下一個自主車企是誰呢?

河南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