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車 > 新能源 > 正文

2年了 為何僅這5家車企獲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

來源:汽車信息網 | 2018-03-01 08:13:55
通過不完全分析,有3頻次以上主動公開報道不過60家,持續進行“有聲有色”主動報道的不到20家,拿到發改委項目核準的不過15家,新一輪中外純電動汽車合資的不過5家。

中國汽車新聞網訊 中國造車新勢力到底有多少家?

有一家造車新勢力老板說,314家!這是否還應包括新進入客車、專用車、物流車和乘用車等傳統燃油汽車的新秀呢?不知道!

真有這么多嗎?口徑和參照不一,結果也不一。也就說不清了。

行業有案可查的名冊是,2015年國內有275個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

中國新一輪造車運動集中在新能源汽車及互聯網造車。由此帶來這幾年新增的新能源及相關投資項目超多。網上曾統計,2017年至少有10個,2016至少有21個,2015年至少有48個,2014年至少有19個,2013年至少有22個,5年來,先后新增121個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

按照2015年的275個加上2016-2017年增加的31個,大約有306個,這應包括傳統車企包括客車、專用車、物流車在內的所有新老型新能源生產企業。

通過不完全分析,有3頻次以上主動公開報道不過60家,持續進行“有聲有色”主動報道的不到20家,拿到發改委項目核準的不過15家,新一輪中外純電動汽車合資的不過5家。這些林林總總的新能源造車勢力中,被工信部的企業和產品準入門檻篩一篩,迄今為止,只有北汽新能源、云度、知豆、江鈴、長江共5家通過雙認證。

為何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百舸爭流,目前僅此5家呢?筆者觀察,發改委睜大眼睛、捂緊口袋——防止南郭先生蒙混過關,是其一;工信部實地探營、收緊尺度——防止葉公好龍混入市場,是其二;有無造車的紅心、純情和實作、實干,是其三;有無對傳統汽車的敬畏、傳承精神,和對新能源汽車的創業、創新行動,是其四。

從企業性質和創始人及團隊看,北汽、云度、江鈴是地方國企,長江雖是民企,但其創始人、核心領導團隊、經營團隊多來自知名企業和汽車公司,這樣的老船長、老司機開船、駕車,更有方向感,更有安全感,也更靠譜。

從實力和潛力看,在汽車頭條2017年12月發布的造車新勢力可靠指數排行榜上,長江排第一,云度排第六,主要評價參照是否有發改委的項目準入資質、是否有量產產品等主因。在中國汽車報2017年年底發布的造車新勢力潛力指數排行榜上,長江排第一,云度排第二,主要評價參照是否有發改委的項目準入資質、是否注冊或融資、是否有量產產品、是否有落地工廠、輿論關注和口碑怎么樣等要因。

如果從是否有自建工廠和基地看,長江已有杭州、云南和貴州三大生產基地和核心工廠,且有量產、上市的大客車、商務車、中巴車、物流車在售,長江乘用車業務也將在2018年有大的突破,且未正式批量生產已獲網約車大單。云度在莆田建廠,去年已銷售數千臺。江鈴在2017年還開工建設了2個30萬輛規模的新能源汽車新基地。

從產品布局看,長江、江鈴是乘商并舉,左右開花,雙輪驅動,兩翼齊飛。長江的技術路線和產品是以純電動+氫能為主,北汽新能源是以純電動為主,云度以純電動SUV為主。從海外布局看,長江已把純電動物流車、純電動商務車賣到美歐韓等海外市場。其他幾家對海外市場是垂涎三尺。

從企業戰略看,北汽新能源、長江、云度、知豆、江鈴的“十三五”計劃和目標及愿景都已公布,且很宏偉,這些企業表現出信心滿滿。其中,江鈴20115戰略提出到2020年國內電動車市場100萬輛、占10%、營收1500億元;北汽新能源提出到2020年產銷到50萬輛而計劃在十三五產能達到80萬輛、營收600億元、市值1000億元;長江提出締造世界一流電動汽車品牌的事業愿景,還對外披露其簡單、愉快的企業文化和傳承、創新的企業精神。

筆者發現這5家企業頗具傳統汽車企業的穩重、務實的實干精神。有意思的是,幾乎所有媒體都把北汽新能源、江鈴排除在造車新勢力之外,僅有一半媒體的算法把長江、云度列入新造車勢力。

作為新興戰略產業的新能源汽車到底該怎么發展,中國乃至世界都沒有標準和現成答案。這5家探路者起了個好頭,正在摸索中前行。至于那15家、那50多家、那300多家會不會涌現出更多狼性企業和虎狼之師,誰能在這種探索和實踐中突破,誰能快速、可持續、健康發展,鹿死誰手,是驢是馬,不到最后,也許沒有答案!

相關熱詞搜索:用車資質車企獲

上一篇:戴森推純電動汽車 家電巨頭對跨界造車的偏執
下一篇:日內瓦車展新能源車搶先曝光 五款高續航車將首發

河南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