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車 > 新能源 > 正文

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我們是不是應該寬容一點?

來源:汽車信息網 | 2016-11-09 11:22:49
近兩月以來,關于汽車行業的政策不斷,而每一次政策的發布都會影響圈內外的廣泛關注。

近兩月以來,關于汽車行業的政策不斷,而每一次政策的發布都會影響圈內外的廣泛關注。從新能能源積分政策的發布,到國務院宣布不再批準新建燃油汽車企業,再到《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等等,幾乎每一項政策都與新能源汽車相關,這是否代表著中國進入新能源汽車時代?

全國清潔汽車行動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正申請資質的新能源車企多達30多家。隨著新能源造車勢力的高漲,最終能在這場戰爭中打出天下的又會剩多少呢?

受國家獎懲政策左右

9月2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就《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其中,NEV積分2018年正式實施。

管理辦法將企業平均燃料消耗積分和新能源汽車積分打通,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可以抵消燃料消耗量負積分;燃料消耗量正積分允許結轉和在關聯企業間轉讓;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允許自由交易,不能結轉;新能源汽車負積分抵償歸零方式為向其他企業購買新能源汽車正積分。

政策是枯燥的,以新取得生產資質的奇瑞為例,假設2018-2020年,奇瑞傳統汽車產量達到60萬,65萬和70萬,依據8%,10%,12% 的NEV積分比例要求,奇瑞需要在這三年至少分別生產1.2萬,1.6萬和2.1萬輛續航250-350公里的純電動車,才能完成新能源積分要求。

當然,眾車企的研發、生產新能源汽車不能都歸于積分管理辦法,但這一辦法的制定確實影響著車企,尤其是傳統車企在新能源汽車生產上的態度。

不僅是自主車企在積極號召國家政策,正向研發、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合資、外資車企也在全面布局新能源車在華發展方向,不然未來必遭窘境。假設某豪華品牌不銷售新能源汽車,首先要面臨的就是購買積分,如果向一家品牌力低的新能源汽車公司購買,勢必會影響豪華品牌值;其次,該豪華品牌在華影響力也會大打折扣,在中國全力推廣新能源汽車之時,而無視國家政策,對其品牌和產品都會造成負面影響。而聰明的車企,早已開始布局新能源汽車,順應國家政策。

傳統汽車被顛覆?

不得不說,近年來“顛覆”一詞在汽車界出現的頻率略高,尤其是新興造車企業,動不動就在發布會、論壇上公開發言要結合互聯網、大數據、無人駕駛等技術喊話要顛覆傳統車企。而這些言論雖尚未對汽車業產生巨大的影響,但隨著技術的提升,確實實現了無人駕駛、車聯網、新能源汽車等技術。

一年前,2015年10月30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布《<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2015年版)》,明確提出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節能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是國內未來重點發展的方向。

在今年10月26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路線圖由"1+7"兩部分組成,包括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總體技術路線圖,及節能汽車、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制造、汽車動力電池、汽車輕量化等七項技術路線圖。由此可見,兩項重大的汽車業發展政策嚴重偏頗新能源汽車。

而此前,10月8日,國務院召開例行常務會議時,震驚汽車圈的“原則上,不再批準新建傳統燃油汽車生產企業”言論,也在持續發酵,引發對傳統汽車前途命運堪憂的思考。

說不懼怕被顛覆的傳統車企一定是心虛的,無論是政策還是市場全部傾斜于新技術汽車,如果不在技術尚未成熟時抓住機遇,新技術顛覆傳統汽車后,想要奮起直追保住行業地位難上加難。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鐘師對傳統車企造新能源車的態度表示,其實大多數車企大多是在半推半就,不情不愿的情緒中開辟新能源汽車業務的。這一觀點也在車企將新能源車和傳統車分放不同生產線上證實,確實,新能源等新技術在生產初期都是燒錢的產物,能夠在新能源車中獲利的車企少之又少。

新興造車勢力到底有多強大?

王秉剛在評價新能源造車勢力時表示,新能源造車熱,但是風險也很大。的確,國家向不具有造車資格的企業敞開大門,眾多零部件,電池制造商,甚至有IT行業跨界造車,新能源造車熱情空前高漲,而新興造車實力在前景未知的狀況下還遭受著質疑。

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規劃中稱,到2012年時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時產能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從年產幾十萬輛到200萬輛的目標,注定未來新能源汽車將呈現出快速發展的狀態,市場的巨大缺口也為新興造車勢力留了空。

正如王秉剛所講,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還是在導入期,并沒有進入快發展期。目前所處的時期也正是新能源車企定型的時期,當市場穩固,技術成熟后,定會進入一個新能源汽車爆發的時期。

其實,現在新能源車企所需要的是時間問題,尤其是跨界車企,需要整合資源、技術、人才,還需要建廠、增強制造能力等,這不只是資金能夠解決的問題,還需要時間的積累。不可否認,在眾多造車大軍中存在渾水摸魚,趁機撈錢的企業,但不能一棍打死。

小編認為,畢竟是真金實銀的本錢投進去,若不是有造車的決心定不會趟這趟看不到底的渾水,即便不能保證擁有寬容的心態對待,至少做到不諷刺,如果造車遇瓶頸自然會退出,就像蘋果和富士康一樣。雖然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業的發展趨勢,但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新車企都處在造車摸索階段,都需要時間的檢驗和認可。

 
相關熱詞搜索:新能源汽車

上一篇:造新能源汽車門檻高,為何大家還爭先恐后進入?
下一篇:榮威eRX5插電混動車解析 專屬顏色免費得上海牌照

河南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