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評論 > 正文

汽車產品消費電子化,現實嗎?

來源:蓋世汽車網 | 2023-10-18 10:56:52
電氣化、智能化時代,汽車是否具備了消費電子產品屬性?關于這個問題,大家討論不休。支持方認為,從汽車品牌入駐商超,并將智能化體驗與試駕體驗區隔開,就已經具備汽車消費電子屬性;而反對方則認為,汽車是大宗消費商品,很難做到像手機那樣一兩年就更換新機。

電氣化、智能化時代,汽車是否具備了消費電子產品屬性?

關于這個問題,大家討論不休。支持方認為,從汽車品牌入駐商超,并將智能化體驗與試駕體驗區隔開,就已經具備汽車消費電子屬性;而反對方則認為,汽車是大宗消費商品,很難做到像手機那樣一兩年就更換新機。

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事業部副總經理周金開是“汽車有從家庭固定資產慢慢變成快消品趨勢”觀點的支持者。他日前在個人社交平臺上表示,該趨勢有以下特征——1、集團多品牌戰略;2、價格越來越便宜;3、更新迭代周期以年為單位;4、產業鏈越來越透明;5、頭部品牌效應越來越明顯;6、組織管理以作戰單元來考核營收,自負盈虧;7、融資能力成為企業管理一部分。

汽車產品消費電子化,現實嗎?

就當前的汽車產業發展趨勢來看,確實有這樣的現象。

自2018年來,我國汽車市場由增量市場進入存量市場,導致淘汰賽加速,資源越發向頭部集中。同時,在新能源汽車產業迅速崛起的當下,新賽道、新事物不斷興起,整個產業鏈條發生變化,車企、經銷商與消費者關系發生轉變(向服務型企業轉型,消費者加入汽車共創)。另外,跨產業融合趨勢明顯,汽車與人工智能、智慧交通、信息通信等產業加速融合。

為了迎合電氣化、智能化兩大新賽道,并與傳統燃油品牌區隔開來,無論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都致力于發布全新的新能源品牌。尤其是中國品牌,將新能源汽車市場視為彎道超車的機會,極力在各價格區間、各細分賽道實現全覆蓋,為此推出多個全新新能源品牌或系列產品。

例如,比亞迪在0-30萬元區間,有王朝和海洋兩大系列,30萬-50萬元區間發布了騰勢品牌,30萬-60萬元個性化市場推出方程豹,百萬級市場發布仰望品牌。而吉利、長城等自主品牌,旗下也形成了多品牌矩陣。上汽通用五菱旗下也有五菱、寶駿兩大品牌。

汽車產品消費電子化,現實嗎?

周金開提出的“更新迭代周期越來越快”“產品越來越便宜”兩大現象亦是普遍存在。曾有業內人士指出,在燃油車時代,合資主導時期,產品迭代周期在五年左右,而中國品牌興起后將周期縮短至三到五年。而新能源時代,如今產品更新周期以一到兩年為單位。

另外,隨著新能源產銷規模形成,疊加競爭加劇,車企尤其是中國品牌之間的“價格內卷”越發激烈。不僅是油電同價,甚至部分新能源產品的售價還低于燃油競品。如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等品牌將緊湊型純電動車的售價拉至8萬元以內。

不僅如此,為順應這場百年未有之大變革,車企順勢展開了組織架構調整。一個明顯的變化是,BU作戰模式在車企內部迅速普及,并直接與業績掛鉤。與此同時,由于新能源、智能化的投入過大,車企對外融資能力也受到考驗。

而汽車消費電子屬性的最明顯體現就是,消費者體驗產品的方式發生了變化。燃油車時期,消費者關注的主要是發動機、底盤、變速器等機械部件,并通過試駕體驗車輛的操控性能、乘坐舒適性等硬需求。

而新能源時代,智能化(軟硬件配置、車機操作系統、自動啊即使等)相關的功能,也成為消費者體驗的一大重點。而該功能只要坐在車內就能實現初步體驗,有意向后可通過試駕進一步體驗車輛性能和智能化功能。

同時,車輛的OTA升級也和手機一樣變得頻繁。以小鵬P7為例,截至 2023 年 8 月,已累計推送 OTA 高達24 次,新增功能超過 150 項,優化功能超過 240 項。事實上,對主打智能化賣點的品牌來說,軟硬件整合能力、自動駕駛技術的實力等,已經是左右品牌未來的關鍵因素。

汽車產品消費電子化,現實嗎?

但也必須承認的是,汽車只是部分功能具備了消費電子屬性,主要體現在OTA的迭代更新、自動駕駛以及智能座艙技術的更新升級等智能化的功能部分。有網友就表示,“汽車迭代減短是趨勢,但整體快消化不現實”。還有網友認為,當前經濟形勢下,考慮到新舊車的折舊貶值率,5年以內換車的依然是少數。畢竟,在中國市場,電子快消品一兩年更換一次的成本不過萬元,而更換一臺車的成本普遍在10萬元以上。

有觀點認為,將汽車產品整體賦予“消費電子屬性”的話,會導致產品極易過時 ,二手殘值率急劇下降,同時可能導致車企不再以品質為第一追求,只求速度與刺激度,不顧傳承與美譽度。

簡而言之,在主流消費者的觀念中,手機是滿足“個人需求”,汽車是滿足“家庭需求”。無論是從價格還是使用屬性來看,消費者很難像對待消費電子產品那樣對待汽車。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一年內三次停產:強悍的豐田,“脆弱”的供應鏈
下一篇:中標寶馬大單 引能源巨頭入股 蜂巢能源頻頻冒尖?

河南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