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資訊 > 正文

電車國內外定價差異大有何隱情?

來源:汽車信息網 | 2023-07-20 19:37:51
汽車信息網訊近日,一張德國網友怒噴大眾ID.3在中國定價的截圖爆火網絡。據悉目前國內ID.3的售價要比在德國低上一倍還多,這也引起了很多德國本地人的不滿!目前德國本土的大眾 ID.3 售價近4萬歐元左右,折合人民幣約為32萬元,而國內售價僅11.98萬元,折合歐元約為1.5萬歐元。同樣一款車型,德國消費者卻要比中國消費者多付出2.5萬歐元(約2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德國網友知道后很憤怒,認為大眾汽...

汽車信息網訊近日,一張德國網友怒噴大眾ID.3在中國定價的截圖爆火網絡。據悉目前國內ID.3的售價要比在德國低上一倍還多,這也引起了很多德國本地人的不滿!目前德國本土的大眾 ID.3 售價近4萬歐元左右,折合人民幣約為32萬元,而國內售價僅11.98萬元,折合歐元約為1.5萬歐元。同樣一款車型,德國消費者卻要比中國消費者多付出2.5萬歐元(約2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德國網友知道后很憤怒,認為大眾汽車是在拿德國消費者開涮。

相同的一款車型在國內比國外賣的還便宜,這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著實很新鮮。

還記得在燃油車時代,很多進口車引入國內市場后身價都是暴漲,翻倍加價的情況都比比皆是。其中豐田埃爾法就是進口車加價的絕對代表,其在日本售價僅需不到50萬元人民幣,但在中國它的指導價被標的接近了90萬元,想要提車還要加價20萬元,翻著倍的在中國賣可以說是把一眾中國消費者當成了冤大頭。

不過隨著中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上的“彎道超車”,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不斷發力,推出的車型產品力逐漸反超國外品牌,不僅配置更高,價格也是“卷”得起飛,這就讓很多國外車企在定價上出現了“反向定價”的現象。

“反向定價”初見端倪

其實不止大眾出現了“反向定價”的現象,根據網絡流傳出的一張進口豪華車國內和北美的售價對比圖片。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特斯拉也是相同的定價政策。

從下圖不難發現在傳統燃油車領域,進口豪華車型在中國的售價都要普遍高于其在北美的售價,部分車型在中國的售價甚至比北美售價高出一倍不止。

只有特斯拉反其道而行之,旗下兩款最暢銷車型Model 3和Y在北美的售價反而要比中國售價更貴。其實不止美國的特斯拉比中國的貴,據悉特斯拉的這兩款車在中國的售價可以說是世界各國最低。

參考上圖Model 3在全球各國的最低起售價來看,特斯拉曾經在中國內地將Model 3的起售價一度降低到了22.99萬元,是名副其實的全球最低。

再回到大眾上,此次ID.系列貌似想要在中國市場來一波破釜沉舟的神操作。

據悉上汽大眾 ID.3 是優惠最高的車型,在江浙滬地區最高優惠幅度可以達到4.3萬元,優惠之后起售價僅為11.98萬元。根據電話聯系北京地區的上汽大眾4S店得知,目前北京地區的部分4S店提供額外的2000元店端優惠,也就是說ID.3的價格已經降到了11.7萬元左右起(需要店內上保險,提前預交5000元多退少補保險金)。

另外4S店銷售人員還告知目前ID.3系列車型銷售狀況十分火爆,該店近半個月已經售出超過30臺ID.3車型,庫存車型即將售罄,售罄后該店ID.3車型售價將回歸廠商指導價,取消店端現金優惠。

是什么原因讓特斯拉和大眾開啟這波“反向定價”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在中國市場,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型無論是產品力還是性價比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對國外品牌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國外品牌想要在中國取得銷量,那就只能和自主品牌開啟價格戰。這種“反向定價”最終的結果就是讓消費者可以用更少的金錢買到配置、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走出國門,賣出自信!

目前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賽道“彎道超車”已經初顯成效,不僅讓很多合資品牌在中國采取了“反向定價”的銷售政策,部分自主品牌更是出口海外,雖然在海外的定價要遠高于國內定價,但已然取得了相當不錯的銷量成績,走出國門,賣出自信!

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1月-5月,中國汽車出口量達175.8萬輛,同比增長81.5%。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45.7萬輛,同比增長160%。

隨著汽車出口量的增長,出口汽車的價格也在上升。五年前,自主品牌出口一輛車的平均售價是1.29萬美元,如今出口汽車的單價已經上升到了2萬美元/輛的門檻,漲幅超過55%。

再過去中國汽車的主要目的地是拉美、非洲等貧困地區,現在中國汽車深入歐洲腹地,英國、比利時、德國、瑞典街頭能看到的中國車越來越多。

根據畢馬威于今年6月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筑夢歐洲》報告指出,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均價為5000美元,2022年增加到2.2萬美元,其中,對歐洲出口均價達3萬美元,高于新能源汽車整體出口均價。

眾所周知比亞迪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扛把子,旗下車型比亞迪元plus在國內的售價為13.18-15.98萬元,出口到澳洲后,起售價上升至44990澳元,換算成人民幣為20.41萬人民幣,相比國內的價格高出7.23萬元。

除了比亞迪以外,小鵬 P7i 在國內的指導價為 20.99-33.99 萬元,出口到歐洲后售價為 4.999-6.999 萬歐元,約合 36-51 萬元人民幣,比國外貴了約 15 萬人民幣。蔚來 ET5 國內的指導價為 29.80-35.60 萬元,但其在歐洲的整車起售價格為 6 萬歐元,折合人民幣 45.9 萬元,整整貴出去十多萬元。

作為自主品牌出口量最多的上汽集團,旗下MG MULAN在國內售價約14萬元,在英國售價約21萬元人民幣,在德國售價約18萬元人民幣。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曾經在燃油車時代被壓了一頭的中國汽車制造產業在如今的電動化潮流之下已然“彎道超車”成功。憑借著中國完善的工業體系、穩定的原材料供應和先進的新能源技術,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型已然取得更強悍的產品自信力,這也讓越來越多的國外品牌被迫降低身段,出現“反向定價”以及國產車出口海外后身價倍增其實也印證了如今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規律。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半年考:長安汽車“唯二”百萬輛國內車企
下一篇:上海充電價格漲至2倍,馬上要追上油費了?

河南快三